雷速体育

图片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雷速体育:委员会 > 雷速体育:十一届五次会议 > 大会新闻

代表委员三问科技创新:咋看待 怎样实现 在哪儿发力

2012-03-09  来源:光明日报

当前全球知识创造和技术创新速度保持着快速发展态势,科技创新依然是最具活力的因素。

 

中国科技创新,也在为我国“稳中求进”的坚定步伐提供着源源不竭的动力,它闪耀着中国智慧,张扬着创造活力。

 

今年雷速体育:两会上,科技创新又一次成为代表和委员们关注的热点话题。那么,如何看待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怎样实现?科技创新还需在哪些领域发力?部分代表和委员围绕这“三问”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一问

 

如何看待科技创新?

 

2月14日,国家科技奖励大会隆重召开。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谢家麟和吴良镛从胡锦涛总书记手中接过沉甸甸的证书。这次大会上,374项科技项目荣获国家科技大奖。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到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水平,再到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一项项成果,凝聚着科技创新的智慧,闪动着科技创新的光彩。

 

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龙芯处理器首席科学家

 

胡伟武代表

 

破除体制机制障碍

 

离开实践的土壤,就不会有创新能力的提高和创新成果的大量产出。因此,必须确立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首先,在政策层面上,要引导创新资源向企业倾斜。其次,在科研评价上,要由政府主体转变为以市场和科学共同体为主体。再次,国家要支持技术能力的培养,而不单单是技术。最后,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在科研成果转化上解放思想,进一步重视对科研团队进行股权激励,畅通科技成果转化渠道。另外,国家还要大力重塑科学精神及科学理性,避免科研成为“名利场”。(本报记者 贾宇整理)

 

国家产学研激光技术中心主任

 

左铁钏委员

 

引进设备不等于创新能力

 

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主体,但面临的困难不少,首先是体制性障碍。当主观意识压倒科学精神,政绩逻辑代替了科研思维,创新就变得很难。此外,要正确处理自主创新与引进技术的关系。虽然积极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科技成果、扩大和深化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是加速发展我国高新技术的一个重要途径,但引进技术设备并不等于引进创新的能力,要重视的是消化与再创新,国际合作必须“为我所用”。

 

(本报记者 张蕾整理)

 

北京邮电大学教授

 

孟洛明委员

 

解决“两张皮”刻不容缓

 

“十二五”时期,推动科学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把科技创新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目前我们很多经济发展指标都将“科技进步与创新”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割裂开来,解决二者“两张皮”问题已经刻不容缓。为此,我建议有关部门尽快提出科技创新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连性指标,编制科技创新支撑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补充规划,安排若干科技创新支撑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试点项目,并实施“科技创新支撑转变发展方式人才工程”。

 

(本报记者 李慧整理)

 

研祥集团董事局主席

 

陈志列委员

 

企业成长离不开主动创新

 

在企业发展初期,生存是第一位的,即如何最大化地争取市场、保持利润。早期的创新主要以客户定制产品为主,虽然是一种被动创新,但也为企业的成长奠定了基础。到了成长期,则更注重通过技术创新引领市场需求,企业创新也从被动转变为主动。到了企业的稳定发展阶段,管理创新的问题则逐步凸显,在企业做大做强的同时,如何留住人才、激励团队成为企业当家人必须思考的问题。

 

(本报记者 张蕾整理)

 

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教授

 

欧阳明高委员

 

消费者也是自主创新参与者

 

在民用科技领域,企业和科研机构进行的科技研发、自主创新,归根结底是要创造出新的技术与产品,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多元化、优质化的消费选择。只有在创新的源头拥有“消费者视角”,才能找准方向和着力点。从这个角度上讲,消费者也是自主创新的参与者。应该充分重视消费者的需求和倾向,让消费者成为创新的动力。自主创新需要一个稳定的消费群体为支撑,消费者应该对创新抱有宽容失败、鼓励探索的心态,不要一遇到问题就对自主创新求全责备、失去信心。没有消费者的支持,企业便可能失去创新的动力和基础。(本报记者 王斯敏整理)

 

工信部电信研究院科技委副主任

 

雷震洲委员

 

科技创新应牢记以人为本

 

作为科技工作者,我们应该倡导科技创新以人为本的理念,把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作为科技创新的出发点,努力使所有社会成员都能分享到科技进步的成果。我们需要调整科技工作价值取向,按照以人为本、统筹兼顾的原则,关注人的需求、研究人的需求、满足人的需求,新技术、新成果要能够服务民生、造福百姓。无数成功的事例告诉我们,这样的创新不仅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并且也必将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良好的经济效益。

 

(本报记者 户华为整理)

 

廊坊新奥集团董事局主席

 

王玉锁委员

 

科技创新是核心动力

 

科技创新是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效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核心动力,也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只有紧紧抓住科技创新这一核心动力,才能更好地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为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和企业转型升级提供强大引擎。(本报记者 罗旭整理)

 

二问

 

科技创新怎样实现?

 

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坚定不移地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

 

三角集团董事长

 

丁玉华代表

 

自主创新不能忽视“制度建设”

 

制造企业自主创新需要“制度建设”支撑:首先,企业应形成通过开展专题研究把握国内外科技发展趋势的机制和方法。其次,在研发投入上要形成制度,坚持科研优先的资金分配原则,在产品研发等方面的投入应占销售收入较高比例。再次,通过建立健全制度,完善从基础理论研究到产品试验、检测的全部技术手段和设施,加强企业所属研究团队、科研工作站(室)内部建设。(本报记者 甄澄整理)

 

三一重工总裁

 

向文波代表

 

要进一步营造科技创新环境

 

国家要进一步营造支持和鼓励科技创新的环境。要继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让真正的创新行为得到应有回报,创新主体的利益得到应有保护;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交易相关规定,严格公正执法;要设置更多科技创新奖励项目,加大对科技创新行为的鼓励力度。建议国家进一步合理分配和使用科技资源,加大完全竞争领域企业的科技创新力度,特别是对民企更多地鼓励。(本报记者 贾宇整理)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名誉所长

 

陈运泰委员

 

推动科技奖励制度改革

 

科技奖励问题是社会各界特别是广大科技人员关注的热点。去年我参加了政协组织的有关科技奖励改革的调研,发现了一些问题并提出了措施建议。建议有关部门采取切实措施,积极推动国家科技奖励制度改革,健全奖励体系、优化奖项设置、完善奖励评审机制,切实发挥科技奖励的作用,激励广大科技人员潜心研究、创新创业。(本报记者 李慧整理)

 

河南大学党委书记

 

关爱和代表

 

让高校成为创新的“动力源”

 

高校要大力提升科学研究的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再创新能力。首先应凝炼学科方向,汇聚人才队伍,规划组建一批科技创新平台;其次要推进科技资源共享,引导学校科技资源向优势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另外要瞄准学科发展前沿和区域战略需要,积极开展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发;同时要鼓励教师积极开展高新技术转让和咨询服务等活动。(本报记者 赵达整理)

 

河南省平顶山市市委书记

 

赵顷霖代表

 

科技专项的带动作用须重视

 

重大科技专项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抓手。建设创新型城市,要在科技专项攻关上取得新突破,既要围绕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又要把打造现代产业体系和推进节能减排作为重点领域,确定一批技术基础较好、近期有望突破的重大专项,增强支柱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又要积极跟踪国内外先进技术和最新成果,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及产品。

 

(本报记者 刘先琴整理)

 

中山大学企业管理体制研究所所长

 

毛蕴诗委员

 

搭建企业公共技术研发平台

 

科技创新可以推动文化产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和产业链的延伸,可以推动传统制造业之间的融合升级,但同时也存在跨越多重技术的困难和保护知识产权的问题。因此,应以若干骨干单位为主体,联合大学与研发机构,在政府保护与参与下搭建公共技术研发平台。另一方面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尤其是对产业融合中的重点技术研发保护保驾护航。(本报记者 李慧整理)

 

三问

 

科技创新还需在哪些领域发力?

 

从“两弹一星”到探月工程,从青藏铁路建设到磁悬浮列车开通,从跟踪仿制国外产品到一大批自主品牌走向世界……“十一五”科技成就统计表明,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研究与发展人员数量居世界第一位,高技术产业产品出口额居世界第一位,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居世界第二位。“上天入地”的科技创新成就,成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的“千斤顶”。

 

中国地质科学院应用地球化学重点开放实验室主任

 

王学求代表

 

尽快启动文化科技创新工程

 

近年来,随着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出版传媒、影视制作和演出会展等传统文化行业,通过与数字化技术、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等高新技术的结合,迸发出了新的活力。因此,要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与文化发展的结合,尽快启动文化科技创新工程,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本报记者 罗旭整理)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

 

陈宜瑜代表

 

科学发现也要“利其器”

 

科学仪器的进展代表着科学前沿的方向,科学仪器的创新既是科技创新的组成部分,也是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撑。目前我国使用国外进口的成型仪器,做的大多是已经被揭示过的实验。从前,我们没有专项资金去支持科学研究工具的研发;现在,我们希望通过某种措施,让中国科学家自己制造一些科研工具,来支持自身的研究项目。但这部分经费并不是用来制造替代仪器或仿制仪器的,而是用来制造为达成某一科学目标所能利用的工具,这样才能用“我有人无”的工具看到别人不曾发现的东西。

 

(本报记者 张蕾整理)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常委、一院项目总设计师

 

祝学军代表

 

更多关注企业研发中心建设

 

虽然我国现在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目前来说,国家的科技创新基础还比较薄弱,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温家宝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支持企业加强研发中心建设,承担国家和地区重大科技项目。我们这个单位此前也成立了研发中心,在跟踪前沿科技方向、开展科技创新方面都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建议国家在资金投入、政策扶持、奖励办法等方面,对企业研发中心建设投入更多关注。

 

(本报记者 贾宇整理)

 

湖南省信息产业厅副厅长

 

张大方委员

 

优化企业创新的政策环境

 

中国企业创新活力不足,原因之一在于缺乏对创新的政策激励。因此,急需优化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环境。建议政府通过完善知识产权制度,加强对创新行为的鼓励和保护;健全以鼓励创新、分散风险为主旨的风险投资制度,发展风险投资公司和风险投资基金;健全激励和扶持企业自主创新的财税、金融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创新活动的硬件和软件条件,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通过财政、税收和政府采购等手段,引导广大企业成为研发主体;鼓励企业承担政府部门科技项目;通过完善政策法规等手段,营造良好的创新社会环境。

 

(本报记者 王斯敏整理)

 

中国移动董事长

 

王建宙委员

 

采取措施鼓励信息产品创新

 

信息技术是当代发展最快的技术之一,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3G网络建设运营已全面实现三年发展目标,其后续演进TD-LTE技术有望成为全球4G主流技术之一。同时,我国物联网、电子商务产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未来,采取措施鼓励信息产品创新和品牌创优,逐渐摆脱我国信息电子企业“代工制造者”的身份标签。 (本报记者 郭丽君整理)

 

天士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闫希军代表

 

对创新药物进行政策鼓励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在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现全覆盖,基本药物安全性提高、价格下降,体现了保障、覆盖、疗效三个基本要素。一些独家创新药物,在促进人民健康水平提高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应对这些独家品种进行政策鼓励,使其成为基本药物保障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在完善基本药物终端配送体系方面也应创新,可以根据需要引入邮政系统等第三方物流企业参与药品配送,降低药品配送成本,满足基层医疗机构采购药品的需求和时效,保证让百姓用上质量优良的放心药品。

 

(本报记者 田雅婷整理)

 

天津大学化工研究所所长

 

袁希钢委员

 

加强节能减排领域科技创新

 

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对节能减排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先后实施了节能减排科技专项行动和节能减排全民科技行动,炼油、石化、冶金等领域的节能降耗也取得了重要进展。但是也必须看到,节能减排领域的科技研究和创新仍有巨大潜力,同时也面临不少困难。特别是由于研发周期长、资金投入量大且收益率较低等原因,很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没有能力也不愿意去从事节能减排技术的研发。有关部门应加大融资、财税等方面的扶持力度,鼓励和引导中小企业参与节能减排科技创新。

 

(本报记者 户华为整理)

 

梦兰集团董事长

 

钱月宝代表

 

让创新产品惠及边远农村

 

一些边远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校远离信息社会,无法分享科技进步成果,出现了一批“电脑盲”、“信息盲”。国家应对科技创新产品进入农村给予支持,对农村学生购买国产芯片计算机予以补贴。建议先从西部地区开始,由中央财政采购低能耗、高性能的国产芯片笔记本计算机和一体机,配备到中小学校,进行教学和辅助学习,借助互联网提高西部地区农村学校的教学水平和质量。(本报记者 郭丽君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