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科学家”曾经是很多孩子的梦想,但如今,“当明星”“当老板”成为孩子们的首选。雷速体育:常委张振宇呼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科学家,我们必须从现在做起,让科学家成为时代的宠儿!
张振宇说,他看过一个报道,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公布2015年国际学生能力测试结果显示,美国将来期望进入科学相关行业从业的学生比例为38%,中国只有16.8%,还不及OECD(经合组织)国家24.5%的平均值。前些年有研究人员对1000多名中小学生的调查显示:在9个未来希望从事的职业中,我国选择“科学家”的人数仅居倒数第三,排名靠前的是企业家、歌星、影星等。
是什么“偷走”了孩子们的“科学梦”?张振宇认为:应试教育背景下,“标准答案”和“满堂灌”的学校教育模式,使学生们的好奇心和创新力受到不同程度的遏制;而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在市场经济浪潮冲击下,人心浮躁,急功近利,社会价值观取向有所偏失,“大款”“明星”甚至“网红”成为竞相追逐的对象;管理体制存在弊端,如知识产权保护弱、经费管理过死等,造成科研人员收入普遍不高;宣传意识和手段陈旧单一,与时代脱钩,无法满足年轻人多元化获取信息的需求,科学家应有的社会认同感不能实现。
“社会发展到今天,我们需要承认和接受社会现象的多元性和复杂性,各行各业都出精英,演艺明星靠市场机制获得丰厚回报并没有什么太大的不妥。”张振宇强调:“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建设科技强国,必须从崇尚科学、尊崇科学家开始。”
张振宇深有感慨地说,在当年“一纸风行”的时代,徐迟的《哥德巴赫猜想》和李四光等家喻户晓,万众敬仰。但在互联网传播时代,手机成为年轻人获取资讯和阅读的首选,这就要求我们的主流媒体要充分利用舆论引导的阵地,运用采编播的强大优势,纸媒、“两微一端”等新老媒体齐发力。
张振宇提出:改变以往“高、大、上”的宣传视角,克服“生活坎坷”“严肃刻板”“甘于清贫”等标签化宣传模式,用丰富多彩的采编播手段,在新媒体上推出视频直播、专题、MV等多个品种,打造更多幽默智慧、可敬可爱的“明星科学家”,探索出互联网时代全媒体融合宣传科学家的新途径。
“让更多的人成为科学家的‘粉丝’。”张振宇说,鼓励和引导科学家利用其名人优势,走进学校、走进摄影棚和直播间,展示科学家超凡的个人魅力,并承担起传播科学知识和倡导科学精神的责任。在政策引导上,鼓励科学家投身科普,并将其计入工作量,予以适当的报酬;鼓励科学家利用新媒体“秀”自己。借鉴文艺明星背后团队运作的方法,揭开科研“神秘面纱”。
热爱科学要从娃娃抓起。张振宇建议每个县级以上的城市建有免费的科技馆、自然博物馆,激发和培养孩子们的科学兴趣。适当调整中小学校的教育理念和课程设置,带领孩子们走入科学之门。创新科普方式,积极推进科学知识平民化、娱乐化,将科学知识与策略游戏、音乐、电影等娱乐形式结合起来,让人轻松快乐地理解科学、爱上科学。另外,还应该注重培养、支持一批科学家成为科普专家,比如电影《星际迷航》《火星救援》中,导演特邀霍金及大批科学家本色出演等。
健全完善激励机制,给予科学家更高的荣誉和物质待遇。张振宇建议加大绩效工资分配激励力度、科研成果转化奖励等各项优惠政策,让科技工作者尽享“政策红利”。营造良好环境,让科学家有更大的技术路线决策权、更大的经费支配权、更大的资源调动权,让科学家的科研活动更加自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