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速体育

图片

首页>委员建言

丁时勇委员:充分发挥投资对扩内需、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作用

2025-01-24来源:人民政协报
A- A+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2025年经济工作的九大重点任务,其中“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位列首位,凸显了2025年扩大内需的重要性和政策推动经济恢复的决心。投资是内需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议特别强调要“提高投资效益”,并作出了持续支持“两重”和扩围“两新”政策实施、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投向领域、适度增加中央预算内投资、及早谋划“十五五”重大项目、大力实施城市更新等重大决策部署。做好2025年的经济工作,进一步稳定预期、激发活力,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需要通过扩大有效投资、提高投资效益,更好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核心作用和带动作用。

充分发挥投资对扩内需、补短板的关键作用。扩大内需是中国经济稳定发展的长期战略之举,面对更加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投资是最活跃和带动作用最强的因素。就发展阶段来看,我国目前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扩大有效投资有潜力、有空间,也有动力。

一是建设现代化产业投资潜力巨大。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实施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提升行动计划、技术改造升级工程、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加快数字技术赋能,推进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等都蕴含巨大投资需求。

二是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强弱项建设任务依然较重。目前我国城乡、区域基础设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交通、能源、水利、环境卫生等传统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强弱项,优布局、提品质建设仍需保持较大投资力度和强度。同时,做强做大数字经济,需要适度超前布局云计算、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未来一个时期,我国基础设施投资需求总体依然旺盛,投资潜力将会得到逐步释放。

三是社会民生方面投资空间广阔。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积极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推动城市燃气管道可持续更新,完善人防应急设施建设等方面投资需求巨大。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人口集中流入地区的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短板亟待补齐。适应人口老龄化,围绕扩大增量、优化存量、提高质量改善“一老一小”设施服务体系的建设,都将成为下一步着力扩大有效投资的重点。

充分发挥投资对稳增长、优供给的核心作用。投资既可以提振内需,又能够提高供给能力、优化供给结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2024年,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党和国家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力推出一揽子促进有效投资的增量政策,有力扭转市场预期,提振市场信心,经济明显回升。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前11个月,特别在“两新”政策带动下,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增长15.8%,对全部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5.3%。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的谋划之年,做好今年经济工作,要进一步发挥投资稳增长、优供给的关键作用,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以更少的投入,带来更多效益,加快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更好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充分发挥投资对促转型、强引领的带动作用。今天的投资结构和质量,决定明天的产业结构和经济质量,要真正发挥投资引领带动作用,关键在于提升投资精准度和有效性,聚焦“提高投资效益”,做好投资项目管理。

一是准确把握投资方向。制造业方面,加大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绿色转型等领域投资,特别是高端制造投资,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基础设施方面,要更大力度支持区域协调发展、城乡融合发展等“两重”项目。社会民生方面,加快补齐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短板。房地产方面,加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充分释放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潜力,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二是充分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加强财政与金融的配合,充分发挥重大项目的牵引作用,着力增强政府投资对全社会投资的带动作用,规范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以更加务实的举措为民营企业解难题、办实事,稳定民营企业政策预期和发展信心,促进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有效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三是持续优化投资环境。及早谋划“十五五”重大项目,健全重大项目储备制度。优化投资审批流程,有效治理招商引资中的各种乱象,创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防止要素资源配置扭曲和低效投资。加大对中小企业融资支持力度,实施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专项行动,扎实推进降成本各项举措落地见效。

(作者系雷速体育:委员、重庆市政协副主席、致公党重庆市委会主委 丁时勇)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雷速体育:委员会 京ICP备08100501号

网站主办:雷速体育:办公厅

技术支持:央视网